> 详细内容 |
传说,老鹰活到四十岁时,喙、爪子、羽毛都已经老化,这时它必须飞到悬崖上,用岩石把喙敲掉,让新的喙长出来,把趾甲拔掉,让新的爪子长出来,把羽毛拔掉,让新的羽毛长出来,一百五十天以后才可以重新飞翔。这样它就可以再活三十年。
也许,这只是一个传说,但每每读来还是让我感到震撼。蜕变后的新生令人振奋,而蜕变的过程却是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。选择重生的鹰,之所以拥有壮士断腕的勇气,我想一定是因为它难以舍弃心中的那片蓝天,难以舍弃自由翱翔自由竞逐的梦想……
梦想是什么?梦想,是刘祥毅然决然的逃离;梦想,是朱永新面对机遇的果断;梦想,更是杨林柯重重压力下的坚守……因为梦想,他们如饥似渴地不断阅读写作;因为梦想,他们一次次勇敢地选择;因为梦想,他们一直行走在路上;因为梦想,他们把日子过成了会开花的树……
反观我自己,自从参加工作以来,就似乎再也没有了梦想。也许,那时的我以为梦想已经实现了罢,只需要安安稳稳过好每一天就好了罢。虽然不缺乏工作的热情,也很用心地经营生活,但回想起来,总感觉自己浑浑噩噩犹如一只终日只会在笼子里转圈的土拨鼠,早已经忘记了外面世界的样子,早已经忘记了自己还会自由的奔跑。那时的我,是一个丢了梦想,也丢了自己的人。
2013年,我调到了十三中,我想这应该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拐点。因为在这里,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充满生机的氛围;更是因为在这里,我幸运地遇到了史丽平主任,一位真正的良师益友。从她这里,我得到了倾心的指导,严格的督促,温柔的批评,由衷的鼓励。我犹如一个懵懂的学童般从点滴学起,渐渐地少了些迷茫,多了些自信,少了些抱怨,多了些希望。
尽管如此,我在捧读《优秀教师的成长:关键事件》这本书时,心中却仍是五味杂陈:赞赏、敬佩、叹服之余,竟隐隐又生出一些忐忑。且不说这些名师和教育专家,我难以望其项背。单是面对周围这些一个赛一个出色的年轻小友们,我就倍感惭愧。他们朝气蓬勃,激情四溢,他们拥有诗意的情怀,进取的精神,乐观的心态,创新的意识,敏锐的才思,更有着迎难而上的勇气。凡此种种,我自叹弗如。眼看着知天命的年纪触手可及,我却一无所成,没有任何骄人的成绩。真是不思则已,细思极恐啊!由是忐忑。
然而,我深知如此惶惶终日丝毫不能改变什么,因为什么也不能成为我逃避和退缩的借口。我记得史主任曾经说过:“要做一个有梦想的人!”这句话如醍醐灌顶,令我豁然开朗。虽然一时间仍不知自己究竟该如何做,也不知究竟该从何做起,但我的心底却是实实在在又泛起了涟漪,顿觉每一天的日子都变得美好起来。起码我现在能确认的是,梦想不是年轻人的专属,年过四十的我也是可以重新寻找梦想的。
“人可以通过自身的主动行走改变命运,而不是依靠各种各样的假设来虚拟美好岁月。”刘祥如是说。我想即便是不让自己失望,不让自己未来的日子里一直充斥着懊悔与自责,我也应该重生梦想的羽翼,再启一段新的航程。
我想做得更好一点!
(王凤丽)
上一条新闻: 读《优秀教师成长-关键事件》有感 下一条新闻: 读书使人成长,使人快乐